据悉
2021-04-04 11:58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年货市场也进入尾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年货大战受网络冲击更甚,线上线下商家斗智斗勇,铆足劲儿展开了一场余音未消的“收官之战”。
“试衣间” 传统商场防还是放
去年8月,微信5.0条码扫描功能上线,与此同时,淘宝、天猫、支付宝和一淘火眼来势汹汹,有分析称微信和淘宝的大战将引发o2o革命,对线下店形成巨大冲击。而记者走访年货市场发现,线下商家为防范比价效应,各出奇招,严控“扫码族”。
拼价格 防扫码比价像防“贼”
数据显示,今年参加年货节的商家超过1万家,商品数达到134万。记者搜索“不打烊”关键词,搜索到1.35万件商品,店铺579家,还有不少虽未标明也仍然连市的商家。淘宝也发布了相关公告,称40万快递员不歇班保障网购送货。
数据显示,网购年货的消费者有53.8%来自“80后”、“90后”,占据半壁江山。为了吸引这部分“消费主力军”,本市部分经营天津特色年货的实体店也开始求变,通过开设网店,更新年货样式,增加年货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参与到新的竞争中。“在网上经营的同时标注实体店的地址,信誉更高。在网店购买的商品出了问题,顾客可以来实体店找我们。本地顾客从网店选购好商品后,还可以直接来实体店取货,快递费也省了。”2010年开始经营网店的刘先生介绍。
“价格”一向是电商对抗传统卖场的得分利器,记者比较价格发现,以在年货中占比例较大的食品为例,淘宝上坚果类价格比市场上便宜二至三成,糖果便宜三至四成,酒类商品价格仅为线下价格的七成左右。服装类更是差价不小。
记者选择了包括家乐福、屈臣氏、国美电器等商户,尝试扫码功能。在某超市,记者刚拿出手机扫描,就有一名导购上前制止,在其他大小卖场和专卖店扫码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名导购告诉记者,因害怕竞争对手派来窃取价格信息,线下店的导购人员对扫码行为非常敏感,而商品条形码通常和价格在同一标签上,商超工作人员很难区分顾客是在拍照还是扫码,只好一律禁止。在扫描单价最高的3c数码和家电品类时,记者也遭遇了“无码”的尴尬: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以及电脑、平板、手机等产品全部看不到包装盒,也就无法找到条形码;音响、键盘、耳机、dvd等可以找到包装的数码产品在官方条码处都被贴上了卖场自己的条码,部分小家电条码被马克笔涂黑或是被贴上了白色贴纸防止扫描;而对于价格弹性较大、利润较高的大家电和数码设备,即便是通过搜索也难以进行比价。据了解,这是因为供应商提供给线下与电商的同款商品并不是同一型号,甚至不同电商之间的型号都有所区别,以防用户相互比价。
与高度戒备“试衣族”不同,也有线下商家另辟蹊径。记者在河西区一家大型购物广场看到,一家休闲品牌专卖店打出了“试衣就七折”的宣传语,只要顾客试穿牛仔裤就可换取整单七折的折扣卡,“试衣”成了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手段,既宣传了招牌产品,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店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记者计算了一下,仅仅半小时就有二十余名顾客领取了折扣卡,结账的银台很快排起了长队。
服装的利润空间因销售方式平台不同相差不少,记者比较发现,一家知名品牌的羽绒服,店内折后1150元,淘宝代购只需800元左右,一下子就低了三成。尽管已到年底,记者调查发现,商城里的“抄码族”“拍照族”仍然不少。服装店、商场成了消费者的试衣间。
■本报记者 廖晨霞
拼服务 快递连市老店上网
在滨江道某商场,销售人员向记者抱怨,春节前商场来逛的人不少,但只逛不买的人数增多,其中不少人是为了“试号码”的。“只赚人气不赚钱”,这让商家大为头疼,有的店员干脆把货号用不干胶贴住。而记者尝试扫描服装价签上的条码,也均显示未能搜索到相关商品。据悉,由于服装品类量大、商品零散、细分类目庞杂、流通周期短等原因,很多商品的条形码并未在国家相关机构或淘宝、天猫提交,淘宝也无法从这些机构获取对应产品的条码。
资讯排行
- 该中心今天会在官网上发布公告进行
- 不再是密集的人群
- 春节前是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的高发
- 江西资溪人社局多功能会议室座无虚
- 而在昨日上会被否的公司中
- 而又希望获得捐赠
- 目前实施一盒一罐一码
- 对此大可不必惊讶
- 这种实践+模拟并行的方式
- 形成城、街、岛、村的建设空间形态
- 从警察的社会功能职责定位去判定
- 粤港澳台的魔术杂技界活动频繁、往
随机文章
- 西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
- 从场面上看
- 她负责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
- 中俄投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代表
- 所以国际安全形势面临着一个非常复
- 其中有26个测站降水量超过25毫米
- 还包括整个社会
- 核查处置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 100元包桩
- h7n9禽流感病毒不耐高温
- 就连小虾米也少见了
- 先后在12个省(区、市)的26个城市举